社会实践探访猪肉美颜灯,量大学子行动

近期,一条微博报道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大家都知道正常日光下看东西是最正常的,因为太阳光包含了所有颜色的光谱,大家可以看见物品本来的颜色。因此,生鲜灯的普遍使用是否会对消费者判断肉质新鲜程度产生影响?这种灯是否会成为一些无良商贩的利器?生鲜灯是否应纳入市场管理的范围呢?

带着种种疑问,中国计量大学的的暑期实践团队——“吃肉才队”已经在山东、山西、吉林、河南、黑龙江、浙江、内蒙古、新疆、上海、广东等各位小组成员的家乡展开实地的调研。

01丨调研前准备工作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团队指导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专业的指导讲解。小组成员也在多番讨论后确定了每个人的任务,分别拟写出针对生鲜卖家、顾客、市场管理部门等不同对象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预实验,对已有问卷问题做出调整。

02丨实地调研

“吃肉才队”小组成员纷纷在自己家乡的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对于市场管理部门和生鲜卖家,我们采用线下面对面采访的方式,来获取更为准确的调查数据。而对于生鲜顾客,由于所需样本容量较大,我们采用了“线上+线下”的调查模式。既在超市或农贸市场实地采访顾客并上传调查数据,又在家族群中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家人们的各项信息数据。

03丨宣传推广

我们也在多个平台发表社会实践的文章,以此来对我们调查的内容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生鲜灯的真实作用以及现存的问题。

04丨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生鲜灯确有误导消费者判断肉新鲜程度的“功效”,绝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采取“看颜色”的方式来判断肉质新鲜程度,“闻味道”和“用手摸”的人相对较少,因此生鲜灯凭借其诱人的光色让大多数人无法对肉的新鲜程度做出正确判断,这也使得大多数受访者都曾有过“买前买后肉不一样”的困扰。而超市基本都是统一安装生鲜灯,个体户也会因“其他人都装,不装吃亏”的心理而安装生鲜灯。这导致消费者见怪不怪,以为安装生鲜灯是正常流程,甚至认为生鲜灯是用来杀菌消毒的,就这样一直被蒙在鼓里。

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让更多人知道生鲜灯,了解生鲜灯对于顾客判断肉新鲜程度的影响。推动有关生鲜灯各项指标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生鲜灯纳入市场管理范围的进程,尽快填补生鲜灯在市场管理中的空白。

图文:吃肉才队编辑:高明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xlianxiang.com/afhgx/19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