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日常养护需要:光照,水分,温差,土壤,温度等多个条件综合起来才能让多肉植物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单单只是控水,只不过可以让多肉植物植株紧凑,叶片饱满,但是并不是多肉植物上色的先决条件。
多肉植物叶片上色的条件1、充足的光照
多肉植物大部分都是原产于非洲或者美洲地区,常年紫外线强烈,所以多肉植物基本上都是喜光的。光辐射中紫外线可以抑制多肉植物徒长,保证多肉植物植株紧凑,而蓝紫光则有利于植物叶片颜色更靓丽,开花更多。经常晒太阳的多肉植物通常状态都不会太差。如果想要多肉植物叶片更肥厚饱满,颜色更好,就必须将多肉植物养护在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的地方,保证每天多肉植物都能得到它生长所需的阳光。如果光线太暗或者日照时间太短,多肉植物不但会褪色,还会徒长。
、大温差
多肉植物上色除了需要充足的光照之外,还需要大的温差。温差是指一天当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值,差值越大温差越大,多肉植物的颜色就会越鲜艳。因为一冷一热的气温可以促进植物叶片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花青素越多颜色就会越鲜艳。这也是为什么多肉植物到了秋冬季节颜色会比夏季更鲜艳的原因。虽然你日常养护控水了,但是因为养护环境缺少温差,相对比较恒温,所以多肉植物也不会上色。比如室内养护的多肉植物,比起露养在室外的多肉植物状态就会差很多,是因为室外温差较大,而室内相对比较恒温。
3、控水
多肉植物叶片饱满肥厚,通常是因为储存的水分比较多,当然也就会更耐干旱。当植物缺水时叶片自身就会消耗。反之,如果水分越多,多肉植物生长速度就会越快,叶绿素产生的也就越多,颜色就会更绿。所以,控水可以激发多肉植物自身储存水分的容量,让植株紧凑,叶片饱满不徒长。也会抑制多肉植物过速生长,减少叶绿素的产生,叶片就会略微鲜艳一些。但是控水不是多肉植物上色的唯一条件,只能说在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的环境中,控水比不控水的多肉植物颜色会更艳丽。
如何养护才能让多肉有颜色?1、从改善配土开始
多肉植物如果要养出好状态,配土合适不合适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为什么露养的多肉,不怎么浇水,也没有颜色?其实就是土壤搭配不合适造成的。大部分多肉原生地都是沙石土壤,间隙大,排水快,易干燥,这样的土壤可以保证即便是浇水或者淋雨,土壤也不会长时间潮湿。但如果土壤保水性太好或者粘性太大,浇水后干燥速度太慢,长期潮湿,也会使多肉植物没有好状态,并且容易烂根黑腐。所以,想要多肉植物出状态上色,配土时就要增加颗粒土,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和透气性,保证浇水后土壤能在短时间内干透,抑制多肉植物长期吸收水分。
?配土建议:室内养护的多肉植物配土时可以尽量提高颗粒比例,即便是全颗粒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最好是在7-8成左右。千万不要使用大棚的配土,因为大棚环境光线充足且聚温,就算是泥巴也能很快干燥。多肉对于土壤要求并不大,但是一定不要用普通花土和园土,尽量选择沙石土。这样透气性比较好不会烂根,排水性也可以保证多肉不会一直吃水、从而生长速度不会太快,多肉要慢养。
、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阳光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光照不足的多肉植物会出现叶片褪色,株形不紧凑的情况。所以如果想要多肉特别鲜艳,首先就是保证充足的光照。室内即便是阳台光线最好的地方也不如室外,因为玻璃会阻碍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紫外线和蓝紫光,而多肉植物上色是离不开光辐射的。室内为了弥补阳光不好的情况可以使用全光谱的补光灯,当然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放在室外进行露养。
3、减少浇水次数
保持土壤干燥可以减少多肉植物烂根的几率,也可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几率,同时,控水还能减缓多肉植物生长的速度。通过控水,让植物生长的速度略微放慢一些,叶绿素产生的少一些,叶片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绿了,多肉植物都是‘越旱越红’。有养护经验的朋友一定有知道,通常多肉长时间缺水叶片会红一些,浇水过后的几天叶片就会绿一些。
?正确的控水:控水并不是突然间延长浇水时间,而是给多肉植物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增加浇水时间,让叶片慢慢增加储存水分的容量,既可以保证多肉不干瘪,又能促进植物上色。
4、制造温差
多肉植物需要大温差才能激发出美丽的颜色,所以想要多肉好看走颜色,就必须有温差。露养自然不用说了,除了夏季温差较小,其它三个季节温差都不错,尤其是开挂区和高原地区,中午紫外线强烈温度高,早晚却非常冷,这样的环境还是比较适合多肉植物上色的。室内养护没有大温差,只能在夜间打开窗户或者喷水人工增加温差。温差是决定多肉状态的根本。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春秋多肉最好看。而大棚一般冬季最好看。温差要大于15度。夏季由于白天晚上气温都高,所以多肉比较绿。而深秋或者冬天温差大多肉就会红。如果室内暖气房,就没有温差,所以不会出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