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想要养的肥嘟嘟的,不仅土要透气排水,最重要的是"虐"。
这里的"虐"着重指"控水",在多肉不会干死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控水的力度,肉肉的叶片会越来越饱满多汁。
控水,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初级的控水可以防止多肉植物徒长。长时间有效的控水可以让多肉植物上色、变胖,甚至更快的出状态。给多肉控水的方法还是得自己摸索,经常有肉友问多长时间浇水一次,一次浇水多少?这些问题真的没法回答,因为家庭环境差异太大了,不同因素太多了。
但是,控水有一个大概的方法和原则:就是在多肉植物缺水比较厉害的情况下,给一部分水。
多肉植物在每天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下(夏季烈日除外),为了减少水分过快的蒸腾流失,会把叶片包起来,来降低叶片的受光面积,这是多肉植物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它不知道喝饱水以后,下一次是在什么时候能喝到水,与此同时降低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相反,光照时间短,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多,叶片会摊开,甚至下翻来增加受光面积来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说,想要把多肉植物养出漂亮的颜色,大前提是光照充足,每天至少6小时以上,其次是温差,所谓的温差其实是低温,原因是叶绿素不耐寒,秋季末入冬前的低温,很多植物的叶子都变黄或变色,就是这个道理,如:枫叶变红,银杏叶变黄等等。
如何做会加速枯萎?
要他们死掉方法许多种,请参考以下多肉死亡指南:
1.每天浇水。(它们大多生长在艰苦环境中,不用过度溺爱)
2.日正当中浇水。(水会马上变热然后盆里会像个蒸气室把根闷烂
3.盆底没有洞。(因为根部需要空气流通,能加快水份流通速度)
4.夏天。(尤其台湾夏天。非常闷热及潮湿,我自己夏天都清出好多空盆)
5.虫害。(最可怕为粉介壳虫,药剂时常无法杀死它,身上粉会将药剂带走,试着用针一只只刺死)
6.细菌。(常发生生病果冻叶掉在表土开始发烂,并开始传染到整株死亡)
需要注意的地方?
1.长时间日照,多肉生长在类似沙漠环境,阳光不够强会发现每片叶子距离开始拉长,这时不华丽也不可爱了。
2.按品种浇水,水量认真起来会研究不完,以我家环境(全日照,遮雨棚,五楼通风处),秋冬春日夜温差大,靠近冬天我会选择1-2星期浇水,看情况夏天,春秋偏热时少浇水,大概1个月1次水少量不浇透,有些品种容易干,需要偶尔喷水雾或移至遮阳区域。
3.介质最关键,想把多肉养好一定要认真探讨这部分,环境,品种,浇水习惯都有其配方。我的懒人配法,底层使用大颗粒煤焦石,中间会用中颗粒每个家多肉名店都会卖特调介质配方,依旧不适合环境因素,建议买调配好介质当中中层,底层搭配超疏水介质,比较能预防手痒把土浇透才不至于根部烂掉,表土最好铺个单一色赤玉石,简单好看。
多肉植物对于光照的需要大部分都是比较适合养殖在散射光充足的环境中,尤其是夏季的时候切勿让其处于露养的状态,否则就会导致强光灼伤叶子或者导致度夏失败的情况发生。
夏季高温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养殖在半遮阴的凉爽环境中,也可以将其养殖在卫生间的窗台等比较阴凉、凉爽、水汽重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帮助减低空气的温度,同时空气湿度大可以防止多肉缺水。
反之,到了冬季的时候很多多肉植物就需要比较充足的光照和比较暖和的温度了,此时我们需要将其放在有阳光直射的阳台进行养护,室外温度低的时候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可以使用透明塑料袋进行覆膜保温,避免塑料袋接触到叶子上,需要开孔保持透气。
在室内养多肉可以吗?
不太建议养在室内,室内通常闷热,水量调配更难,如果没有阳光会变得形状奇怪,但是刚刚提到空气凤梨则很适合。
生病或枯一片叶子怎么办?
单片枯叶不用太担心,植物也需要将老叶转换为保留养分,尽量保持全干自己掉叶,半干状态与茎接缝处会再长出新植株,植物容易开始乱长。果冻叶变半透还不到干枯,要马上拔掉,检查茎或根有无发黑,看到马上以干净剪刀处理,把植物直接脱盆放至阴凉通风处观察。如遇到介壳虫导致,立刻将虫一一杀死,并注意叶密处有无遗漏,再脱盆将土全部用牙刷刷掉,泡在酒精水内杀菌消毒。
多久需要浇水?
凉爽季节(10~3月)1-2星期浇水1次,遇到雨天或阳光过强不浇水。闷热季节(4~9月)1个月浇水1次,但是要视情况浇透,梅雨季节跳过偶尔喷水雾就好了。
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多肉植物的生长很重要,长期养殖在密闭空间的多肉植物会长得慢,严重影响多肉植物的生长,有时候还会导致出现一些病虫害黑腐等问题。因此,养殖在室内的多肉植物需要经常打开窗户换气通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