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堂陌上花开缓缓归

苏东坡——大才子、多情圣手、搞怪鼻祖,法国《世界报》评选的“千年英雄”......《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作者王文正倾心五年,行程数万公里,翻阅上千万字典籍,以苏东坡的生平为线索,以其足迹所到的城市为节点,以严肃的研究态度、活泼的文字风格,发掘出苏东坡在各个城市中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将这些“城市”节点串在一起,著成了这本完整的东坡传记。

同时,本书还照应近千年来文人学者对苏东坡的评价与纪念,增强了“东坡文化”的纵深感和历史感。

您如果有兴趣,完全可以以本书为参照,循着东坡先生一生辗转的足迹,按图索骥、寻幽访古,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

更多完整音频,欢迎移步“云听”APP。

-阅读之声出品-

对杭州的这一带山水,苏东坡简直是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他的足迹,遍布了杭州周边。熙宁六年(年)二月,春暖花开之际,苏东坡前往富阳新城。在路上,他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名为《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好一幅春日的农家乐图景!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万物都有情,彼此是朋友。所以东风知道苏东坡将要山行,吹去积云,天色赶快放晴,山岭上白云聚集,像戴了一顶白色的絮帽;树头上的太阳,被雾气所蒙,看上去像一面铜锣。这些比喻,实际上都是村民们平时的俚语,苏东坡将其入诗,益显亲切可爱。

苏东坡回到杭州没多久,又去了杭州城西的于潜县查看县政。于潜有个寂照寺,寺里植满了竹子。苏东坡应寺里和尚惠觉的邀请,写了一首《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过了些日子,苏东坡又到临安县视察,在县令苏舜举的陪同下,游九仙山。路上听到当地人唱民歌,声调婉转,一问,原来与吴王钱镠有关。

钱镠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王,虽是一个私盐贩子出身的大军阀,却是铁汉柔情。有一年,他的夫人,戴王妃回家探亲后,钱镠想她了,就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路畔田头的野花已经开遍,你也可以慢慢收拾回来了吧!看得出钱镠是很爱夫人的,渴望她回来团聚。春光正好,他提醒夫人不要辜负了芳时。不过,明明心情迫切,他却又说“可缓缓归矣”,含蓄委婉,完全是商量的语气,显出了一片好男人的温情细腻与怜香惜玉。

苏东坡特别喜欢《陌上花》中所蕴含的情调。不过他所听到的民歌歌词,又鄙俗不堪。于是苏东坡就自己动手,改写成几首雅歌: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移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骈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其实作为民歌,有俚言鄙语,才有民歌的生动活泼。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同,明显地充满着小资情调,本来就不适合乡村野夫的脾性。苏东坡这一改,算是对味了。

而陌上花开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作者简介:

王文正,山东五莲人,现居杭州。独立作家,记者,大白图书工作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文化研究和浙商群体研究,出版有《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大商人——人文浙商的10张面孔》《杭州简史》《大商入海》《笑傲商海》等专著。

播讲人简介:

王明军,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市语言协会朗诵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年开始从事影视配音艺术创作,曾在多部译制片及电视连续剧中为男主角配音,参与创作影视配音作品数千部(集)。曾获政府“华表奖”,四次获得“飞天奖”优秀译制片奖。

小说演播代表作:《百年孤独》《博尔赫斯小说精选集》《陆犯焉识》《活着再见》《古董局中局》《我不是潘金莲》《侯卫东官场笔记》等。

人文课堂播出时间

文艺之声FM.6/每周日22:00

阅读之声AM/

每天6:30、13:30、20:00

大家都在听↓

人文课堂

才子与佳人

人文课堂

领导与花儿

人文课堂

诗酒趁年华

撰稿:王文正

编辑:小曾

声明:阅读之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xlianxiang.com/afhzz/504.html


当前时间: